第一部分

因为没有图形界面,在使用 Linux 服务器的过程中,我常常会觉得手打命令实在是太麻烦了,尤其是一些常用命令。

在发布这篇笔记之前,我都是收藏一大堆别人的命令汇总,等需要的时候打开浏览器,点开收藏夹,开始复制黏贴。

现在有了自己的博客网站,我想:为什么不能搞一个自己的命令汇总呢?

于是便有了这篇 “懒人是怎么使用电脑的?”。

阅读全文 »

用 Hexo 搭建自己的博客固然有一千一万种好处,但就是有一点不好:对于我们这种只把源文件存在本地的人来说,换设备就相当于丢失了全部数据。所以我在这里把我使用的 Hexo 插件汇总一下,为下一次重装 Hexo 带来一些便利。

阅读全文 »

在我们使用 sudo 命令的时候,总是会看到这样一句话:

sudo: unable to resolve host

虽然这对我们日常使用没有什么影响,但是这好像一直在提醒我们: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,我们是超级用户,要担起责任。

可是也有很多人是低调的用户,不想要这种提醒。怎么办呢?

阅读全文 »

其实在 Debian 系统中使用 apt install 就可以很轻松地安装上 Node.js,但是用 apt 安装的并不是最新版。

如果我们想自行安装最新版的 Node.js,可以去官网下载二进制文件,自行安装。

当然,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——太过于麻烦!

阅读全文 »

在 Linux 系统中,root 用户拥有无尽的权限,但是正所谓 “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;责任越大,风险越大”。

所以不如干脆使用普通用户,让管理员从 root 用户的无限风险中逃离出来。

阅读全文 »

第一部分

在1839年,查尔斯·惠斯通和威廉·库克发明了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电报,人们从此能用电现来传递信息;

在1876,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 · 贝尔发明了电话,人们能通过电线听到其他人的声音;在1960年,DARPA创建了ARPANET,使不同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电线进行通信;

在1990年,蒂姆·伯纳斯-李创建运行万维网的第一个网页浏览器、第一个网页服务器和第一个网站,一个全球互联的时代来临了。

互联网让散步全球的封闭信息更自由地被大众查询,让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独家文献被大众阅读,让此前隐秘在仓库里的机密被大众了解——开放、平等、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使得我们离共产主义如此之近。

本文标题为 “什么是互联网?”,我认为互联网不单单是 www. ,也不是电脑手机,也不是存在于个人设备后的庞大硬件群,而是是一种想要探索未知、了解未知的想法,一种对自由世界、平等社会的向往,是一种对于世界大同、天下一家的追求。

最后让我们回到1987——在那年9月14日,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对外发出,内容为 “Across the Great Wall,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!”

阅读全文 »